阀门作为重要的配套机械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冶金、环保、煤炭等国民经济各领域和水利、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阀门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工业装置和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多年来,通过引进技术及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以及技术改造,全行业普遍提高了产品开发、设计和制造水平。除部分高参数和特殊阀门外,国产阀门基本上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阀门新产品的开发,向着为火电、核电、水电、大型石油化工、石油天然气集输管线、煤化工及冶金等重大工程建设配套阀门方向发展。同时,开发为陆地石油和海上石油开采设备配套用阀门及冶金、大型乙烯、高压聚乙烯等重大工程配套的专用特殊阀门和超大口径阀门;开发城市建设用的新材料阀门和各种环保阀门。另外,阀门维修服务和更新替代将成为企业产品销售新的增长点,同时,阀门的系统集成化趋势将日趋明显。常规阀门市场需求量锐减,行业重组兼并加快。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应重点支持火电、核电、水电、大型石油化工、石油天然气集输管线、煤化工及冶金等重大工程建设配套阀门新产品的开发。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阀门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9年版)显示,截止**年,阀门行业产量为782.18万吨,同比增长13.74%;阀门完成出口交货值280.15亿元,同比增长2.84%;阀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25.62亿元,同比增长12.27%。实现利润总额140.17亿元,同比增长12.54%。虽然我国阀门行业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大力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截至**,我国阀门行业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截至**我国阀门企业主要以低层次、小规模、家庭作坊式企业为主。
阀门行业发展增速自**年开始放缓,进入中低速发展、结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期。由于行业发展速度由高速转入中低发展速度,行业产品供大干求的矛盾在继续加大,行业内竞争压力的加剧,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部分企业生存压力加大,行业经济运行环境仍然十分复杂和严峻,要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面临着较大困难和挑战。行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将进入攻坚阶段,调整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结构调整由过去的逐利性,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由大向强转型,由规模效益型向内涵型品质效益型转变,向制造服务型转变。产品应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提高产品品质,通过产品的再创新,提升品牌价值,与国际品牌竞争,向高端产品和精品转型,走专、精、特的发展模式。弱势企业将面临在困境中求得生存或者是出局的可能,行业也将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和兼并重组,通过充分利用市场资源配置,以及两化融合,走上新型工业化的道路。